精准定位切除肺小结节,pg电子官网心胸外科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1-05-27 00:00 本文来源: 未知 分享到: 近日,pg电子官网心胸外科团队采用红外荧光技术精准定位肺结节,成功地为一名仅有0.5cm的肺毛玻璃样病变患者实施了肺病灶切除术,实现了该手术在桂西地区首例零突破,该技术标志着医院在此领域已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肺部毛玻璃结节简称磨玻璃结节,指的是CT可见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其病变密度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磨玻璃结节影可能是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炎症、肺间质性疾病或是肺内淋巴结等,对于磨玻璃结节,早期以定期复查随访为主。如手术探查,因病灶小,术中病灶寻找难度大。 患者CT检查影像 患者宋先生因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毛玻璃样结节入院治疗,心胸外科团队在科室主任韦恺的带领下,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术前准备,由副主任医师郑发德为主刀,主治医师杨磊、主治医师何建辉为助手为患者实施了手术。 荧光定位后CT检查影像 心胸外科团队术前30分钟先在CT定位下于肿物周围穿刺注射荧光剂。术中通过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后使用4K超高清摄像系统,在胸腔镜下清晰可见荧光显示的病灶组织,予精确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明确肿瘤性质,手术历时1小时,手术过程顺利。 心胸外科团队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荧光定位显影效果 红外荧光技术使用的荧光造影剂吲哚菁绿(ICG)是目前食管和药品管理局唯一核准的红外荧光造影剂,在临床上使用已经超过50年,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副作用极低。该技术的原理是使用一个特殊波段的激发光来激发ICG,其受激发后会发出另外一个波段的荧光,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的光学系统和电子感光系统能接受和处理位于红外波段的荧光,然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图像。 在我国,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在所有癌症中均居首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早期诊断肺癌已经成为可能,这也使得微创手术,包括胸腔镜技术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然而手术范围的缩小对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手术时需要对病灶进行更精准的定位:如肺小结节的定位、胸部肿瘤前哨淋巴结鉴定、肺段,甚至肺亚段的准确定位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而ICG荧光显影技术为之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胸外科荧光技术应用 1.肺小结节的定位 肺小结节在辅助诊断手段上比较容易确诊,但手术时单凭肉眼很难鉴别,而且微创手术也限制术者用手去感触病灶。ICG在CT指引下直接注射到病灶上,或者在支气管镜指引下把ICG注射到目标支气管。在手术时ICG荧光就可以比较清晰地定位病灶。 2.肺段界限的判定 通过结扎相应肺段的动脉,而在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使得目标肺段呈现“负染”,或者在支配目标肺段的支气管内注射荧光造影剂,使得目标肺段呈现“正染”,标记目标肺段与正常肺组织之间的界限,便于精准切除,最大限度保留患者正常肺功能,同时确保肿块的完整切除。 3.胸部肿瘤前哨淋巴结定位 腔镜下肺癌、食管癌手术越来越普遍开展,对早期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是否还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一直是医学界在争论的一个话题。前哨淋巴结是接受肿瘤细胞回流的第一个或第一组淋巴结,在大部分肿瘤上,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肿瘤细胞的转移,那么,远处淋巴结应该也是没有转移的,在这个前提下,就没有必要做淋巴结清扫,减少血管,神经受损的可能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病灶四周黏膜下注射ICG可以在术中清晰显示病灶局部前哨淋巴结及淋巴管,引导医生精准手术。 4.胸导管显示 乳糜胸是食管手术的并发症之一,胸导管的误伤常常导致非计划二次手术、不得不进行胸导管结扎。淋巴液无色透明,胸导管走形不定,术中不易辨认。ICG荧光显影技术能使胸导管及漏口得以清楚辨认。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