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假日心脏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3-11-17 11:30 本文来源: 宣传科 分享到: 如果你在假期中或长假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且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这时候就要警惕自己是否得了“假日心脏综合征”。 一、什么是“假日心脏综合征”? “假日心脏综合征”,指在节假日期间因过量饮酒导致临床出现的以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综合征。它最早于1978年由Ettinger提出。源于每逢节假日,门诊部就会聚集很多以“胸闷、心悸”为主诉的患者,且以年轻患者居多。医生细问之下,多数患者有过量饮酒、过度兴奋或过度疲劳的经历。 曾有报道,一例29岁女性,平素体健,在连续通宵娱乐后出现心悸、胸闷,门诊就诊后心电图表现为“频发房性早搏、阵发性房颤”。 同样一例门诊患者,男,33岁,平素体健,连续几日聚餐,于暴饮暴食及大量饮酒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等不适,心电图出现了“频发室性早搏三联律”。 二、产生的原因 过量饮酒可能导致心律陷入混乱。当假期来临,人们很容易受诱惑而将警惕抛之脑后,放纵自己暴饮暴食。但是,不要忘了:饮酒量增加可触发心律紊乱。这种疾病可恰当地命名为“假日心脏综合征”。这种综合征与长期的心脏病史无关,而与饮酒关系密切。无论是葡萄酒、啤酒还是烈性酒,过量饮酒所带来的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增多都会造成心肌传导时间延迟,引发折返性心律失常。在乙醇的刺激作用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也会改变心肌不应期,诱发心律失常。过量饮酒者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期间,社会隔离显著增加了全国范围内的酒精消费,增加了更多的“假日心脏综合征”患者。 三、常见的症状 (一)该病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常在大量饮酒后突然出现,血中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未见升高,心电图异常(常见快速性心律失常,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血中乙醇浓度增高。 (二)“假日心脏综合征”也可以心绞痛的方式出现。所谓心绞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冠状动脉所供应的血和氧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而发生的心肌缺血或功能障碍,但无心肌坏死的临床症候群。经过休息或使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可改善血氧供应,缓解相关症状。 我们不难看出,假日心脏综合征”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因此应重视对该综合征的防治。 四、防治重点 (一)树立科学的生活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查出身体有器质性病变,不仅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要谨遵医嘱,合理用药,必要时进行手术等治疗。 (二)避免暴饮暴食,注意清淡饮食,低盐、低糖、低脂饮食。 (三)合理安排假期,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太逞强,要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身体机能的减退:切勿挑战超出身体承受范围的刺激性的竞技项目。 (四)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与亲友交流沟通,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五)采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假日心脏综合征”——即从心脏、心理的双重角度给予关注与疏导,维持身体、心理稳态,营造良好心境,确保机体各器官良性运转和相互协调,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六)节假日要备足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严重并发症患者应及时就诊,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段或接受心电监护等。对于因过量饮酒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患者,采用输液治疗可以及时将乙醇排出体外,以减轻心脏损伤。 假日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年轻人有时为了延长休假时间而调休、加班,导致疲劳过度,引发“假日心脏综合征”,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近年来相关报道屡见不鲜。对于年轻生命的逝去,我们在扼腕叹息之余,对“假日心脏综合征”的防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适度娱乐,经常性保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与睡眠,然后活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吧! □李施熹(pg电子游戏官方网站心电诊断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